電 話:18162602909
郵 箱:2539009518@qq.com
網 址:m.smsxy.cn
武漢校區:武漢市洪山區珞喻路716號華樂商務中心19層ABC室
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辯證關系原理及其方法論意義
原理:二者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①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另②只有分發揮主能動性才能認識和利用客觀規律。
方法論意義:這要求我們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敢于創新。
辯證否定觀的內容及方法論意義 內容: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②否定是聯系的環節,也是發展的環節; ③其實質是揚棄。 方法論意義: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創新意識,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的創新與發展。 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原理及方法論意義 原理:①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表現: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②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能夠指導實踐取得成功,錯誤的認識會把實踐引向歧途。 方法論意義:①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積極投身實踐;②要重視認識的反作用,發揮科學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規律 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②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 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適應時,會促進經濟基礎的發展。反之,阻礙。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綱領 ①政治綱領: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建立各個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民主共和國。 ②經濟綱領:沒收地主的土地歸農民,沒收官僚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保護民族工商業。 ③文化綱領:無產階級領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基本經驗 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基本經驗: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確立及其重大意義 確立標志: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確立。 重大意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制度基礎,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①極大提高了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的積極性、創造性,極大促進了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②使勞動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和生產資料的主人; ③鼓勵和支持了其他國家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斗爭; ④再次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問題、主要內容、歷史地位 基本問題: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主要內容:①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②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③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④改革開放理論;⑤“三步走”戰略;⑥“一國兩制”偉大構想; 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歷史地位:①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開篇之作; ③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科學指南; 如何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建設美麗中國? (1)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 (2)全面推動綠色發展; (3)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4)有效防范生態環境風險; (5)提高環境治理水平。 “一帶一路”建設的原因及舉措 原因:①是中國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的需要; ②是加強和亞非拉及世界各國互利合作的需要; ③是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需要。 舉措:①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深化雙向投資合作; ②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 ③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技術,理論,人才資源的創新合作交流; ④把一帶一路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結合起來,增添發展新動力。 簡述“一國兩制”的基本內容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是鄧小平提出的,基本內容有: (1)堅持一個中國,這是核心,是發展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 (2)兩制并存,在祖國統一的前提下,國家主體部分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在港澳臺保持也患有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長期不變; (3)祖國完全統一后,港澳臺享有高度自治權; (4)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但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5)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寄希望于臺灣人民。 如何認識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形象表達。 中國夢的內涵: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中國夢實現途徑:①走中國道路;②弘揚中國精神;③凝聚中國力量。 如何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即習近平“兩步走”戰略?) 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進程分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如何認識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 (1)新發展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我們趁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這標志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 (2)新發展階段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其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3)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要致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如何正確理解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1)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 (2)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做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統一于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偉大實踐。 (3)堅持黨的領導,就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實現人民當家做主,就要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保證人民依法實行各項權利。堅持依法治國,就要維護國家法治統一、尊嚴、權威。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舉措 (1)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2)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要記住); (3)堅定文化自信,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 如何理解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本特征? (1)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 (2)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 (3)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 (4)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5)是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簡述哲學及其基本問題 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也是方法論。 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即物質與意識的關系問題。 其包含兩個方面:①思維和存在何為第一性的問題,對其不同回答劃分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②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對其不同回答劃分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條件及其基本特征 產生條件: ①社會歷史條件,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和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 ②自然科學基礎,細胞學說、能量守恒與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 ③思想理論來源,德國古典哲學。 基本特征: ①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普遍規律的科學。 ②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統一體系。 ③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實踐基礎上革命性和科學性相統一的無產階級哲學。
湖北成人教育考試輔導中心
電 話:18162602909
郵 箱:2539009518@qq.com
網 址:m.smsxy.cn
武漢校區:武漢市洪山區珞喻路716號華樂商務中心19層ABC室